恩穎五年前就跟我上過課,瘦身有成。
https://tkofattack.pixnet.net/blog/post/283728250
最近又回來找我加強學習,做了簡單的紀錄。
恩穎自述:
我最在意的始終都是腹部和大腿內側,所以我這次主要要求教練為我設計
下半身加強菜單,專心雕塑下半身的曲線,由硬舉(dead lift)、
深蹲(squat)為主,搭配其他的背部訓練。
在這次短短2個月的時間,成果當然不可能從路人變成名模,
但也是朝向小模跨了一大步了!(偷笑)
這次我在每次訓練中除了專注在下半身以外,也在運動後都加做了
10分鐘的腹部運動。從小就是小腹婆、大胃王的我,
就算身形小了一號,腹部的脂肪還是頑固到不行。
可能有人覺得才10分鐘效果好嗎?正所謂「滴水可以穿石」,此言真不假,
畢竟一週訓練3-4次,每次10分鐘,一週就累積40分鐘在腹部上了!
且教練說:「訓練的成效除了份量,也重品質。」
有效率的重訓,10分鐘集中一個局部,也很了得!
身為小腹婆的我,最愛珍珠奶茶和澱粉。這兩個月以來,
我將早餐改為燕麥、水果丁切片、無糖可可粉、即溶咖啡粉,還有兩顆雞蛋,
加上熱水沖泡後,便是營養健康的早餐粥。
至於午、晚餐,我都去自助餐店點一個便當——三樣主菜、一份肉
(可以是雞腿、於、控肉等),請老闆給我一口飯,
真的是字面上的「一口飯」,讓我嘗嘗飯的味道就好,騙自己吃得很多了。
吃飯的順序我也從以前的先吃菜,再吃肉,最後是飯,
改為「肉、菜、飯」,原因是先吃肉可以讓自己先有極大的飽足感,
避免最後攝取過多的澱粉。
天氣太冷了,懶得出門——這不是偷懶的藉口。我在家裡有一塊瑜伽墊,
如果太冷,我便利用瑜伽墊,做至少10分鐘的腹部、腿部伸展運動,
但這當然是不夠的,你還需要:很愛叮嚀你去運動的好友、同學、同事,
就是那種很愛酸你「不是說好要減肥了嗎?
怎麼看你很久沒運動了啊?說說而已喔?」
每次運動好像都要運動到一個小時?做好久、好無聊——???
因為我心臟的問題,所以不能做太刺激的運動,運動時間也不能過長,
需要多休息,所以我每次運動都會預估自己運動到40分鐘左右就好。
但每次去重訓,做個3-5項動作,一項3-4組,
每一次中間又有30秒到1分鐘的休息,其實40分鐘很快就過了,
甚至我也常常做超過時間。再加上教練每次上課都帶我們做不同的動作,
每次去都可以練習一下新的動作,一點也不無聊。
上課後對訓練最大的心得:
從手到腳的重訓的動作有幾十或上百項,但其中有著同樣的原理與系統,
專注關鍵目標:穩定、順暢、靈活、集中。為了達到上述目標,
再學習姿勢上位置與角度的調整、受力與出力的順序與比重、
速度調節、呼吸與發力收放的節奏強弱等等。
老師每次上課都會不斷強調,要我們熟記再熟記這個最大的動作重點。
我認為在這之中最難的便是「呼吸」。雖然說重訓是一種無氧運動的訓練,
但事實上要有效率的運動肌肉、協調全身,
「呼吸」的節奏與收放發力的配合則是至關重要的。
我的呼吸節奏一直抓不穩,也是需要自己再多練習和體會的。
第二,感受運動肌肉的用力程度、使用方法,比如做深蹲的時候,
需要感受大腿、屁股的用力,且做該動作的時候,配合的關節也要有彈性。
以上都是重訓練習最精深、奧妙之處。
我認為重訓絕對不是拿著重重的啞鈴one more two more,
而是全身肌肉的協調與配合。
新買的那條白色褲子穿起來好美——我仔細量過我的大腿圍還是54公分,
但是因為下半身重點訓練,竟將我的腿部線條fit起來了!
當然不是鳥仔腳一樣,而是那種有線條的!
我的大餅臉怎麼拍照怎麼好看——我強烈懷疑(沒有科學實證)
因為做重訓需要臉部肌肉的「喝~哈~」,所以也會雕塑臉部線條,
使之不臃腫。這絕對不是因為體重變輕,更何況我沒有。
在我的中斷的健身路之中,體重也曾經下降到57,
但是臉卻沒有現在持續健身來得小。
身為樂團主唱的我,之前在鄧紫棋的〈泡沫〉、彭佳慧〈相見恨晚〉
的主歌的低音都低不下去,且張惠妹的〈連名帶姓〉每一句都十分不穩,
卻沒想到一樣的唱歌練習,竟會因為重訓的全身性訓練、腹部肌肉的加強,
讓我現在唱歌的表現越來越穩,這是我始料未及的。
在此推薦給熱愛唱歌的朋友們,唱歌所需的穩定度也是需要身體肌肉的配合。
好像覺得每次健身需要花很多時間(30分鐘以上~一個小時),
但其實這是一種最便宜、最立刻回饋的投資,相較於整形、
買化妝品當然便宜,且只好好健身,生活中的大小事
都可以因為健身而更加順利流暢。健康有精力有活力有自信~~~